心肺复苏模型模拟培训诸多优点
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呼吸及心跳突然停止,如未给予任何处理,脑部缺氧4~6分钟后,脑细胞开始受损;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有接受任何急救,会造成脑部无法复原的损伤甚至死亡。
心肺复苏模拟人在设计上追求极致的真实感。其胸部结构设有可压缩的胸骨,在进行CPR操作时,能精准呈现出真实的胸部反弹感,让您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急救场景中。面皮肤、颈皮肤、胸皮肤以及头发,均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,通过不锈钢摸具、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。这种材料不仅手感逼真、抗撕裂性强,而且肤色统一、形态逼真、外形美观。模拟人的面部、颈部、胸部的解剖标志高度还原人体结构,上肢可旋前/后、屈伸、展收,肩关节支持环转运动,便于进行搬运操作练习,全方位满足急救训练的需求。
智能反馈,精准指导
心肺复苏模拟人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反馈系统,如同一位严格的教练,时刻关注着您的操作。它严格遵循国际复苏指南标准,具备三大核心能力。在按压深度监测方面,通过条形码指示灯动态反馈按压强度,黄/绿/红分别对应不足/标准/过度,标准深度精准控制在5—6cm,确保您的每一次按压都科学有效。吹气量控制同样精准,潮气量500—1000ml为合格,绿色指示灯提示;不足或过量会触发红/黄警示及语音提示,让您轻松掌握正确的吹气量。同时,它还能实时记录错误类型,如按压位置偏移、吹气进胃等,操作数据同步生成考核报告,并通过热敏打印机输出成绩单,详细包含操作时间、错误次数及原因分析,支持教学存档,让您的训练效果一目了然。
多模式训练,满足多样需求
为了满足不同人群、不同场景的训练需求,心肺复苏模拟人设置了多种训练模式。训练模式让您自由练习按压与吹气,无需担心操作失误,尽情熟悉操作流程;考核模式限时完成30:2的5个循环(单人250秒内150次按压 + 12次吹气),适合专业考核,检验您的学习成果;实战模式则由教师自定义参数(循环次数、及格率),模拟复杂抢救场景,提升您在真实环境下的应对能力。
四、广泛适用,助力急救普及
心肺复苏模拟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已成为多个领域急救能力建设的核心工具。在医疗机构中,医院、急救中心利用它对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复训及团队配合演练,有效减少临床操作失误;教育体系里,医学院校、护理学院借助它强化学生的操作标准化,大大缩短技能掌握周期;公共安全方面,消防、公安、企业定期组织员工培训,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;社区普及层面,红十字会及社区中心开展民众急救培训,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,据统计,2024年国内普及率已提升至35%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胃肠减压透明洗胃训练模拟人 2025/7/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