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肺复苏护理模型的定义和分类
开展心肺复苏(CPR)模拟人培训是提升公众急救能力、降低心脏骤停死亡率的重要举措。开展心肺复苏(CPR)模拟人培训是提升公众急救能力、降低心脏骤停死亡率的重要举措。
一、培训内容和流程
1. 理论讲解(30分钟)
心脏骤停的危害:全球每年因心脏骤停死亡人数及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。
CPR原理:通过胸外按压维持血液循环,人工呼吸提供氧气。
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:作用机制、操作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。
法律与伦理:施救者免责条款(如《民法典》第184条“好人法”)。
2. 技能演示(20分钟)
分步示范:
评估环境:确保安全(如触电、溺水场景需先脱离危险)。
判断意识: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喊,检查呼吸(5-10秒)。
胸外按压:
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。
手法:双手交叠,掌根用力,垂直下压5-6cm。
频率:100-120次/分钟(配合节拍器或音乐)。
人工呼吸:
开放气道:仰头抬颏法。
吹气:每次1秒,观察胸廓起伏。
AED使用:开机后按语音提示操作,避免接触患者身体。
3. 模拟实操(60分钟)
分组练习:每4-6人一组,配备1台复苏模拟人及AED训练机。
场景模拟:
成人单人心肺复苏(30:2比例)。
儿童/婴儿CPR(调整按压深度与手法)。
团队CPR(指定角色:按压者、通气者、AED操作者)。
纠错指导:
按压中断时间过长、深度不足、吹气过量等常见错误。
强调“高质量CPR”标准:足够深度、频率、完全回弹、最小化中断。
4. 考核与反馈(20分钟)
技能考核:
完成5个循环CPR(约2分钟)或AED操作流程。
评估指标:按压准确性、通气有效性、操作规范性。
反馈总结:
颁发培训证书(可标注“初级/高级急救员”)。
提供电子版操作手册及视频复习资料。
二、培训工具与资源
模拟人:
成人/儿童/婴儿全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(带电子反馈系统,可记录按压数据)。
CPR操作垫(启沭医学模型标配)。
AED训练机:模拟真实除颤仪操作流程,无电流输出。
辅助教具:
模型控制器APP(控制按压频率)。
呼吸膜、一次性手套(强调无菌操作意识)。
多媒体材料:
3D动画演示CPR原理。
真实案例视频(成功施救与失败教训对比)。
三、培训效果保障
定期复训:建议每1-2年复训一次,更新技能与知识。
社区联动:与当地红十字会、医院合作,建立急救志愿者网络。
政策支持:推动公共场所AED配置立法,提高设备可及性。
数据追踪:记录学员信息,后续通过问卷评估施救行为变化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护理人模型创伤急救 创伤急诊处理 2025/8/8